feijitou2580127
发表于 2025-8-25 22:48:36
果然又悄悄更新了!就要定期看看
BLYYT
发表于 4 天前
本帖最后由 BLYYT 于 2025-8-31 15:21 编辑
九、轮椅上的山花开
清晨五点,李鑫已经醒了。不是自然醒,是膀胱胀得发疼——高位瘫痪后,她的下半身像一截被切断的木头,毫无知觉,只有膀胱充盈时,腹部会传来模糊的坠胀感,提醒她该换纸尿裤了。
她侧过身,右手撑着床沿,左臂绕过腰后抵住床垫,借着这股力慢慢把上半身撑起。腰部空荡荡的没有力气,像断了的弹簧,撑到一半时晃了晃,她赶紧用手肘顶了下床头板,才稳住身形。坐起身的瞬间,双腿突然不受控制地抖了起来,膝盖僵直地绷着,足尖往下垂,像两把折了的小尺子。这是肌张力在作祟,五年了,她早就习惯。她腾出一只手,轻轻按在膝盖上,指尖能摸到皮下萎缩的肌肉,只剩一层薄皮裹着骨头,冰凉凉的。按了大概半分钟,痉挛才渐渐缓解,双腿软塌塌地垂在床沿,脚踝处的皮肤因为长期下垂,皱巴巴的像脱水的菜叶。
换纸尿裤时要更小心。她弯腰够到床底的收纳箱,拿出一片成人纸尿裤,左手撑着身体,右手费力地把裤子褪到大腿根。下半身没有知觉,她只能凭手感摸索着调整纸尿裤的位置,确保边缘贴合腰腹。做完这些,后背已经沁出一层薄汗,她喘了口气,靠在床头歇了歇。
床头柜上摆着父母的照片,是去年她生日时拍的。照片里妈妈笑着抹眼泪,爸爸板着脸,却偷偷往她碗里夹了块红烧肉。昨晚爸妈又来劝她,妈妈拉着她的手,声音发颤:“鑫鑫,咱不去行不行?你这身子骨,城里医院近,有个好歹能及时治。山里啥都没有,路又难走,你让爸妈怎么放心?”
李鑫当时握着妈妈的手,指尖摩挲着她虎口处的老茧——那是常年给她按摩、帮她翻身磨出来的。“妈,我知道你们担心。可我读了四年师范,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。那些山里的孩子,他们也需要老师啊。”她声音轻,却很坚定。爸爸在旁边抽烟,没说话,烟雾缭绕里,她看见他眼角的皱纹深了好多。
七点,爸妈准时过来。妈妈帮她梳了齐肩的黑发,梳子划过头皮时,她舒服地眯了眯眼。“头发别剪太短,回来妈还能给你扎小辫。”妈妈的声音有点哽咽。李鑫笑了笑:“好,等我回来。”
收拾好的行李堆在客厅角落:一个大行李箱装着换洗衣物和教案,一个背包放着常用药和手机充电器,还有一个特制的收纳袋,装着电动轮椅的车头——她平时用的是轻便的运动轮椅,拆下车头后能折叠,方便携带。
去长途汽车站的路上,爸爸一直没说话,只是开车时格外慢。到了车站,司机师傅正站在车旁抽烟,看到他们推着轮椅过来,愣了一下,赶紧掐了烟迎上来:“姑娘这是要坐车?”
“师傅,麻烦您,我们去周田村。”爸爸把车票递过去。
师傅看了眼李鑫,又看了看大巴门口的台阶,没多问,搓了搓手:“行李我来搬!姑娘,这台阶不好上,我抱你上去吧?”
李鑫脸微微一红,有些不好意思:“麻烦您了,师傅。”
“客气啥!”师傅笑着摆摆手,先帮着爸爸把轮椅拆下车头、折叠好,小心塞进大巴底部的行李舱。然后他弯下腰,小心地托着李鑫的腋下和后背,爸爸在旁边扶着她的腿,两人合力把她轻轻抱了起来。李鑫下意识地想抓住点什么,师傅轻声说:“姑娘别怕,稳当着呢。”他脚步扎实,一步步踏上台阶,稳稳地把她放在车厢靠窗的座位上。
“太谢谢您了,师傅。”爸爸在旁边连声道谢。
“应该的。”师傅擦了擦手,又帮着把拆下来的轮椅车头递上车,放在旁边空位上。
靠窗的位置早就说好留好了。李鑫坐下后,爸爸帮她把拆下来的车头放在旁边的空位上,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枕头,垫在她腰后:“路上渴了就喝水,纸尿裤不够还有备用的,在那个蓝色袋子里……”
“爸,我知道了。”李鑫打断他,眼眶有点热,“你们回去吧,别担心。”
车要开时,妈妈突然扑到车窗边,隔着玻璃对她比划:“按时吃饭!有事给家里打电话!”李鑫用力点头,朝她挥手,直到大巴开动,爸妈的身影越来越小,最后消失在街角。
大巴驶出市区,渐渐进入山区。路开始颠簸,车身左摇右晃,李鑫紧紧抓着扶手,下半身虽然没知觉,但颠簸带来的震动顺着座椅传到上半身,让她很不舒服。大概过了三个小时,她的腿又开始痉挛,这次比早上更厉害,双腿绷得笔直,足尖几乎要碰到前排座椅的靠背,不受控制地抖动着。她想按揉膝盖,可手一碰到腿,就觉得肌肉硬邦邦的,像块冻住的肉。她咬着牙,用尽全力让自己放松,可身体不听使唤,直到痉挛持续了快十分钟才慢慢消退,双腿软下来时,她额头上全是冷汗。
更麻烦的是,中午时她感觉纸尿裤已经湿透了。大巴在服务区短暂停靠,她想下车换,可服务区的卫生间没有无障碍设施。她犹豫了一下,还是叫住了司机师傅:“师傅,能麻烦您……帮我拿一下那个蓝色袋子吗?我想在座位上换一下。”
师傅愣了愣,立刻点头:“哎,好!你别乱动,我去拿。”
换的时候很狼狈。她得尽量把身体往前倾,用一只手撑着座椅,另一只手快速换纸尿裤。旁边座位的大妈看她不方便,想帮忙,被她婉拒了:“谢谢您,我自己能行。”其实她的手有点抖,换完后,脸颊发烫,不敢看周围的人。
一路颠簸了十三个小时,天色擦黑时,大巴终于停在了一个尘土飞扬的路口。“周田村到咯!”司机师傅喊了一声,帮她把轮椅搬下车,又小心地把她扶到轮椅上,装好车头。
“谢谢师傅。”李鑫感激地说。
“不客气,姑娘。”师傅指了指不远处一个举着手电筒的身影,“那是陆口小学的张校长,他来接你了。”
李鑫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,脸上堆着笑:“是李老师吧?我是张建国,久等了!”他的声音洪亮,带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。
“张校长好,麻烦您了。”李鑫握住他伸过来的手,他的手心粗糙,全是老茧。
“不麻烦不麻烦!快跟我去学校,路上黑,慢点走。”张校长推着她的轮椅,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往前走。路边是低矮的土房,偶尔有几声狗叫,空气里飘着泥土和柴火的味道。
“学校就在前面不远,走路十分钟。”张校长边走边介绍,“咱们陆口小学,有一到六年级,每个年级一两个班,总共不到两百个娃。条件是苦了点,但娃们都懂事,爱读书。”
李鑫点点头,借着月光看路。路很窄,旁边就是深沟,轮椅的轮子压在石子上,发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声响。她能感觉到张校长推得很小心,每次遇到坑洼,他都会放慢速度,先把前轮推过去,再慢慢挪后轮。
到了学校,张校长打开大门,里面是一个不大的院子,中间有棵老槐树,树干上挂着一口铁钟。几排平房就是教室,窗户上糊着塑料布,有些地方破了,风一吹哗啦啦地响。
“李老师,你就住这间吧,离教室近。”张校长推开一间靠东的平房,里面有一张木板床,一张桌子,两把椅子,还有一个掉漆的衣柜。“条件简陋,委屈你了。”
“不委屈,挺好的。”李鑫环顾着房间,心里暖暖的。张校长帮她把行李搬进来,又烧了壶热水:“你先歇着,我去给你弄点吃的。”
等张校长走后,李鑫操作轮椅到床边,想把自己挪到床上。她试了两次,都因为腰部使不上力而失败。最后她只好先把轮椅靠近床边,身体往前倾,双手撑住床沿,一点一点地挪过去。刚躺到床上,就累得不想动了,闭上眼睛,耳边是窗外的虫鸣和风吹树叶的声音,陌生又安静。
……
第二天一早,李鑫是被窗外的读书声吵醒的。她睁开眼,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她慢慢坐起身,准备换衣服时,低头瞥见了自己的脚——因为长期坐着,下半身血液循环差,双脚肿得像两个小馒头,脚踝处的皮肤被撑得发亮,原本苍白的脚背泛着淡淡的紫色,像蒙了层薄霜。她伸出手轻轻按了按,指尖陷下去一个小坑,半天没回弹。这是老毛病了,她叹了口气,拿过床边的弹力袜,费力地往上套——袜子勒得紧,能稍微缓解肿胀,只是穿的时候得用手一点点把袜口拽上去,每动一下,胳膊都酸得发沉。
换好衣服,她操作轮椅到桌子边,拿起教案翻了翻。今天要讲新课,她得再顺一遍思路。
张校长端着一碗粥和两个馒头过来:“李老师,尝尝咱山里的玉米面粥,管饱。”
粥是温热的,带着淡淡的玉米香。李鑫边吃边问:“张校长,我教哪个班?”
“三年级一班,总共二十八个娃。”张校长放下碗,“昨天我跟他们说了,今天新来个老师,一个个都盼着呢。”
吃完早饭,张校长推着她去教室。还没到门口,就听到里面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,像一群小麻雀。张校长清了清嗓子,推开门:“安静!这是你们的新老师,李老师。以后三年级一班的语文和数学课,就由李老师教。”
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,二十八个孩子齐刷刷地看向李鑫,眼睛瞪得圆圆的,充满了好奇。他们的衣服大多洗得发白,有的袖口磨破了,有的裤子短了一截,露出细细的脚踝,但每个人的眼神都亮闪闪的,像藏着星星。
李鑫笑了笑,操作轮椅到讲台上:“大家好,我叫李鑫,以后就是你们的老师了。”
她话音刚落,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就举起手:“老师,你为什么坐着椅子上课呀?”
其他孩子也跟着七嘴八舌地问:“老师,你的腿是不是受伤了?”“老师,你能站起来吗?”
李鑫没有生气,反而温和地说:“因为老师的腿生病了,站不起来,所以需要轮椅帮忙。不过没关系,轮椅就像老师的腿,能带着老师到处走。”
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又问:“老师,你的腿会疼吗?”
“不疼,”李鑫摇摇头,指尖轻轻拂过自己的膝盖,“它们只是睡着了,不会动,也不会疼。”
上课铃响了,李鑫开始讲课。她讲的是《秋天》,讲到“枫叶红了,像一团团火”时,她让孩子们想象枫叶的样子。一个小男孩举手说:“老师,我见过枫叶!后山就有,秋天的时候红红的,可好看了!”
李鑫笑着说:“那下次有机会,我们一起去看好不好?”
孩子们都欢呼起来。一节课很快过去,下课的时候,几个孩子围过来,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的轮椅。一个小男孩试探着问:“老师,这个椅子会自己走吗?”
李鑫点点头,拧了一下扶手,轮椅慢慢往前挪了一点。孩子们发出“哇”的惊叹声,眼睛里满是好奇。
中午休息时,李鑫在办公室备课。张校长端着一杯茶进来:“李老师,跟娃们处得还行吧?”
“挺好的,他们都很可爱。”李鑫抬起头,“张校长,我看教室的窗户有些破了,冬天会不会冷?”
“嗨,山里娃皮实,冻惯了。”张校长叹了口气,“学校经费紧张,能省就省。”
李鑫没说话,心里却想着,得想办法弄点钱,至少把窗户修一修。
下午上课,李鑫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小女孩总是低着头,不说话,也不举手回答问题。她记得花名册上这个女孩叫小雨,昨天点名时声音细若蚊蚋。放学时,李鑫叫住她:“小雨,你过来一下。”
小雨怯生生地走到讲台前,低着头,手指抠着衣角。
“你今天上课是不是有哪里没听懂?”李鑫轻声问。
小雨摇摇头,还是不说话。
“那是不舒服吗?”
小雨又摇摇头。
李鑫看着她瘦小的身影,心里有点疼:“没关系,要是有什么事,随时可以告诉老师。”
小雨抬起头,看了她一眼,又赶紧低下头,小声说:“老师,我明天可能来不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李鑫追问。
小雨咬着嘴唇,没说话,转身跑了。李鑫看着她的背影,皱起了眉头。
……
支教的第一堂课定在周一早上八点。周日晚上,李鑫特意把闹钟调早了一个小时——她知道自己穿衣洗漱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。
闹钟响时,天刚蒙蒙亮。李鑫先在床上坐起身,昨晚睡前喝了点水,腹部又有点胀。她摸索着换了纸尿裤,然后开始穿衣服。上衣还好,她单手就能套进去,难的是穿裤子。
平时在家,都是妈妈帮她把裤子铺在床上,她躺下去,妈妈再把她的腿一条一条塞进裤腿里。在学校宿舍,她只能自己来。她先把裤子放在轮椅上,操作轮椅靠近床边,双手撑着床垫,慢慢把身体挪到轮椅上坐稳。轮椅的靠背是固定的,她得一直用手撑着扶手才能保持坐姿,腰部空荡荡的没有支撑。
她拿起裤子,先在床上试了试。平躺着把裤子铺在身侧,伸手去够左腿——大腿根部还有些软肉,是这具瘫痪身体里少数没太萎缩的地方,可指尖往下滑,到了小腿就陡然变细,像一根粗木棍突然接了段细柴,皮肉薄得能摸到胫骨的轮廓。她想把裤腿套上去,可左腿软塌塌地贴在床面,膝盖微微向上拱着,早就伸不直了,裤腿刚蹭到脚踝,就因为小腿太细挂不住,“哧溜”滑了下去。
她又去够右腿,刚用手勾住大腿,那点软肉就跟着动作左右晃了晃,轻飘飘的没有力气。脚踝处更是松垮,脚腕细得像一折就断,因为跟腱萎缩,足尖一直往下垂着,那只略微变形的小脚蜷着,脚趾往里勾,裤腿套上去时,总被下垂的脚掌撑得歪歪扭扭,刚提一点就又滑下来。没有腰部的力气支撑,上半身跟着使劲时晃得厉害,后背很快沁出一层薄汗。
“还是不行。”她喘了口气,放弃了躺着穿的念头。撑着床垫慢慢坐起身,双手撑床沿,一点一点挪到床边,再借着轮椅扶手的力,费劲地把身体转移到轮椅上坐稳。轮椅靠背托住上半身,她总算能腾出手了。
她把裤子放在腿上,重新拿裤脚往左腿套。裤腿过了大腿根时还能贴住那点软肉,到了小腿就空出一截,晃晃悠悠挂着。刚想往上提,右腿突然痉挛了——膝盖绷得更直了些,原本微拱的弧度变明显,足尖勾得更紧,那只变形的小脚在裤腿里顶出个弧度,把裤脚撑得鼓鼓的。李鑫赶紧用右手抓住扶手,左手趁着痉挛稍缓,赶紧把右腿也塞进裤腿。
可痉挛刚过,膝盖又松下来,恢复了微微上拱的样子,裤腿跟着往下滑,脚踝处空荡荡的,因为脚腕无力,裤脚总耷拉着,盖不住那只垂着的脚。她用右手撑着扶手稳住身体,左手攥着左边裤腰往上提,提到胯骨时,大腿根部的软肉又晃了晃,裤子还是松松垮垮挂不住。来回折腾了四五次,总算把裤腰提到腰边,赶紧摸出宽腰带系上,才靠在轮椅上轻轻舒了口气。
穿鞋子更费劲。她的脚因为长期下垂,足弓已经变形,足尖一直往下勾着,鞋子只能穿宽松的运动鞋。她弯腰够左脚,手指刚碰到鞋带,腰部突然一阵酸麻,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前倾了一下,差点从轮椅上摔下去。她赶紧用手撑住地面,才稳住身形。
“呼……”她喘了口气,擦了擦额头的汗。最后,她只好把鞋子放在地上,用脚慢慢蹭进去,再弯腰系鞋带——这个动作让她的后背绷得紧紧的,像拉满的弓弦,系完鞋带时,后背已经酸得不行了。
一切收拾妥当,已经七点半了。李鑫操作轮椅到桌子边,拿起教案看了看,又喝了口水。窗外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,她知道,新的一天开始了。
走进教室时,孩子们已经坐得整整齐齐。看到她进来,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,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她,有好奇,有期待。
李鑫笑了笑,操作轮椅到讲台上:“同学们,早上好。”
“老师早上好!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,声音清脆响亮。
第一堂课讲的是拼音。李鑫拿出拼音卡片,一个一个教孩子们读。她的声音温柔,讲解也很耐心。有个小男孩总是把“b”和“d”搞混,李鑫没有批评他,而是拿起卡片,笑着说:“你看,这个‘b’像不像一个小勺子,勺柄朝左;这个‘d’像不像一个小勺子,勺柄朝右?”
小男孩点点头,恍然大悟:“老师,我知道了!”
下课的时候,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,递给她一朵野花:“老师,送给你。”
李鑫接过野花,花瓣上还带着露水,香香的。“谢谢你,真好看。”
小女孩笑了笑,露出两颗小虎牙:“老师,你的轮椅真厉害,能自己走。”
“是啊,它是老师的好朋友。”李鑫摸了摸她的头。
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,李鑫觉得早上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。
BLYYT
发表于 4 天前
小雨连续三天没来上学了。李鑫问了班上的同学,他们说小雨家在村东头的山坳里,平时很少来学校,经常请假。
周五下午,李鑫决定去家访。她问张校长小雨家的路怎么走,张校长叹了口气:“小雨家不好走啊,都是山路,轮椅进不去。”
李鑫皱了皱眉:“那我也得去看看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张校长拗不过她,只好给她指了路。李鑫操作轮椅出了学校,沿着村里的土路往村东头走。路还好走了一段,到了山脚下,路就变成了踩出来的土径,坑坑洼洼,旁边长满了野草,轮椅的轮子陷进泥里,根本动不了。
她正犯愁,一个扛着扁担的大叔路过,看到她停在路边,问道:“姑娘,你是陆口小学的李老师吧?咋在这儿停着?”
“大叔您好,我想去小雨家家访,可这路轮椅走不了。”李鑫说。
“嗨,小雨家啊,在山坳里头呢!”大叔放下扁担,“你别愁,俺们抬你去!”
说着,他朝不远处喊了一声:“石头他爹,过来搭个手!”
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跑了过来,两人商量了一下,大叔说:“李老师,你坐稳了,俺们抬着轮椅过去。”
他们找了根粗扁担,穿过轮椅的扶手下方,一前一后抬起。李鑫赶紧抓住扶手,手心都出汗了。轮椅被抬起来时晃了晃,她的身体也跟着晃,下半身空荡荡的没有知觉,只能靠双手紧紧抓住扶手保持平衡。
“李老师,你别怕,俺们经常抬东西,稳当!”前面的大叔笑着说。
山路很陡,他们走得很慢。李鑫低头能看到脚下的路,全是碎石和泥土,偶尔还有小水洼。她的双腿垂在轮椅外,随着轮椅的晃动轻轻摇摆,裤腿被风吹起来,露出苍白纤细的小腿。
走了大概半个小时,路过一条小河。河水不深,刚漫过脚踝,水流哗哗地响。抬扁担的大爷把扁担往上提了提,笑着喊:“坐稳咯!这水凉,别溅着老师!”
他们小心翼翼地踩着河里的石头过去,水花溅起来,打在李鑫的裤脚上,凉凉的。她看着两位大叔汗流浃背的样子,心里很过意不去:“大叔,辛苦你们了。”
“不辛苦!你为了娃们来山里教书,才辛苦呢!”后面的汉子说。
终于到了小雨家。那是一间破旧的土房,院墙是用石头垒的,院子里养着几只鸡,一个瘦弱的女人坐在门口缝衣服,看到他们过来,愣住了。
“这是小雨家吧?我是陆口小学的李老师。”李鑫说。
女人赶紧站起来,搓了搓手:“是李老师啊,快进屋坐。小雨,快出来!”
小雨从屋里跑出来,看到李鑫,低下头,小声说:“老师。”
屋里很暗,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,炕上躺着一个老人,盖着厚厚的被子。女人叹了口气:“李老师,让你笑话了。小雨她妈病了,躺在床上起不来,家里的活儿都得小雨干,喂猪、砍柴,所以没法去学校。”
李鑫看着小雨瘦小的身影,心里酸酸的。她没说太多道理,只是从轮椅侧袋里掏出一本童话书,那是她带来的,打算给孩子们读的。她翻开书,轻声给小雨读了一页,讲的是一个小女孩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。
读完后,她把书递给小雨:“这本书送给你,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。”
小雨接过书,紧紧抱在怀里,眼睛亮晶晶的。
临走时,小雨突然拽住她的轮椅扶手:“老师,俺明天去上课,俺想跟你学认字。”
李鑫笑了:“好,老师等你。”
回去的路上,还是两位大叔抬着她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李鑫看着脚下的山路,心里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好好教这些孩子,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。
……
天气渐渐转凉,李鑫发现孩子们写作文总是干巴巴的,要么写“今天帮妈妈喂猪”,要么写“昨天和小伙伴上山玩”,没有细节,也没有感情。
“得让他们多看看外面的世界,找找灵感。”李鑫跟张校长说。
张校长点点头:“行啊,你带他们出去走走吧,注意安全就行。”
周五下午,李鑫决定带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村外的小树林写生。出发前,她反复强调:“大家一定要跟着老师,不能乱跑,知道吗?”
“知道啦!”孩子们齐声回答。
小树林离学校不远,走路大概二十分钟。李鑫操作轮椅在前面走,孩子们排着队跟在后面,叽叽喳喳地说笑着。到了小树林,李鑫找了个平坦的地方停下,给孩子们讲怎么观察树叶的形状、颜色,怎么用笔画下来。
一开始,孩子们都围在她身边,认真听她讲解。可过了一会儿,几个调皮的男孩就坐不住了,开始在树林里追跑打闹。李鑫喊了他们几声,他们才乖乖回来,可没过多久又跑开了。
眼看快下课了,李鑫开始点名:“小红、小明、石头……大娃子?大娃子呢?”
没人回答。她又喊了一遍,还是没人应。旁边一个小男孩说:“老师,大娃子刚才说要去抓野兔,朝那边跑了。”他指了指树林深处。
李鑫心里咯噔一下。大娃子是班里最高最壮的男孩,平时很调皮,总爱到处跑。“你们先回学校,跟张校长说一声,我去找大娃子。”李鑫赶紧说。
“老师,我们跟你一起去!”孩子们说。
“不行,你们快回去,路上注意安全。”李鑫严肃地说。孩子们只好点点头,依依不舍地走了。
李鑫操作轮椅沿着孩子们指的方向去找大娃子。树林里的路很难走,到处都是树根和石头,轮椅的轮子经常被卡住。她一边划着轮椅,一边大声喊:“大娃子!大娃子!你在哪里?”
喊了半天,只有回声。天渐渐黑了,树林里越来越暗,风吹过树叶,发出“沙沙”的声音,有点吓人。李鑫心里很着急,额头上全是汗。她知道不能再沿着小路走了,大娃子很可能跑进了树林深处。
她咬了咬牙,操作轮椅拐进了树林里。树枝刮在轮椅上,发出“哗啦哗啦”的声音,草叶缠住轮子,让轮椅寸步难行。她用手拨开挡路的树枝,手指被划破了,渗出血来,她也没在意。
“大娃子!你听到了吗?快答应老师!”她的嗓子都快喊干了。
“李老师,是你吗?我在这!”突然,不远处传来大娃子的声音。
李鑫心里一喜,赶紧朝着声音的方向划过去。那是一个小上坡,轮椅往上爬的时候,前轮突然翘了起来——她来不及反应,整个人连人带轮椅“咚”一声向后倒了下去。
“啊!”后背磕在石头上,疼得李鑫倒吸一口凉气。轮椅正后方翻倒,她整个人仰躺在地上,轮椅压在她腰后,双腿被轮椅架得悬在空中,因为摔倒的震动,双腿突然开始痉挛,膝盖绷得笔直,足尖往下勾着,原本肿胀的脚在半空轻轻抖动,苍白的皮肤上,紫色的纹路因为肌肉紧绷更清晰了。她想让腿放下来,可它们根本不听使唤,就那么僵僵地悬着,裤腿滑到了膝盖,露出细瘦的小腿和变形的脚踝。
“李老师,你怎么了?”大娃子跑了过来,手里还拎着一只小野兔,看到李鑫倒在地上,吓得脸都白了,赶紧把野兔扔在一边。
“大娃子,别慌……先把轮椅扶起来。”李鑫忍着疼说。她想撑着地面坐起来,可手臂用不上劲,下半身又动不了,只能躺在地上,看着悬在空中的腿,心里发慌。
大娃子赶紧蹲下身,想把轮椅从她身上挪开。他使劲一拽,轮椅“哐当”一声被抽了出来,歪倒在一边。随着轮椅被抽走,李鑫悬着的双腿失去了支撑,“咚”一声落在了地上——因为没有知觉,落地时毫无缓冲,就那么直挺挺地砸在泥土上,脚跟磕到小石子也没反应。肿胀的脚因为落地的力道晃了晃,一只鞋子掉了,露出苍白带紫的脚面,脚趾蜷缩着,像朵蔫了的花。
“老师,我拉你起来!”大娃子伸手想去扶她。
可他一拉,李鑫的上半身只是晃了晃,下半身还是死死贴在地上,像和地面粘在了一起。大娃子急得快哭了:“老师,你怎么站不起来啊?”
“老师的腿和身子动不了……你先把轮椅扶起来,推到我身后。”李鑫喘着气说。她看着自己落在地上的腿,因为痉挛还在微微发抖,裤腿上沾了泥土,心里又酸又涩。
大娃子点点头,费力地把轮椅扶起来,推到她身后。李鑫用双手撑着地面,慢慢把上半身撑起,可腰部使不上力,刚撑起一点又倒了下去。
“老师,我抱你上去吧!”大娃子蹲下来,想把李鑫抱到轮椅上。
他试着抱了一下,可李鑫的身体很沉,而且下半身软塌塌的,根本使不上劲。大娃子涨红了脸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总算把李鑫抱到了轮椅上。
李鑫坐稳后,松了口气,对大娃子说:“以后不能再乱跑了,多危险。”
大娃子低下头,小声说:“老师,我错了。我看到一只野兔,就想抓住给你吃,没想到跑远了。”
李鑫笑了笑:“老师知道你是好意,但以后要跟老师说一声,知道吗?”
“嗯!”大娃子点点头,帮李鑫捡起掉在地上的鞋子,小心地帮她穿上。
回去的路上,大娃子推着轮椅,一直低着头。李鑫摸着他的头说:“别自责了,下次注意就行。”
大娃子抬起头,眼睛红红的:“老师,你摔疼了吧?”
“没事,过一会儿就好了。”李鑫说。其实她的后背还在疼,但看到大娃子懂事的样子,心里暖暖的。
两个月的支教生活很快就过去了。李鑫要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了。
临走前一天,李鑫给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上了最后一堂课。她没有讲新课,而是给孩子们读了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。读完后,她看着孩子们说:“孩子们,外面的世界很大,很精彩。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,将来走出大山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
孩子们都低着头,没人说话。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哭了:“老师,你能不能不走啊?”
她一哭,其他孩子也跟着哭了起来。李鑫的眼眶也湿了,她强忍着眼泪,笑着说:“老师只是暂时离开,以后还会来看你们的。你们要好好学习,等老师回来检查作业哦。”
下午,张校长帮李鑫收拾行李。孩子们都围在院子里,默默地看着她。小雨跑过来,递给她一个布包:“老师,这是我给你缝的鞋垫,用山里的草药做的,穿着舒服。”
李鑫接过布包,里面是两双厚厚的鞋垫,针脚虽然歪歪扭扭,但看得出来很用心。“谢谢你,小雨。”
大娃子也跑过来,手里拿着一个野果:“老师,这个给你吃,可甜了。”
李鑫接过野果,摸了摸他的头:“谢谢你,大娃子。”
第二天早上,大巴停在村口。孩子们都来送她,手里拿着野花、野果,还有他们画的画。张校长帮她把轮椅搬上车,又把行李放好。
“李老师,有空常回来看看。”张校长握着她的手说。
“一定。”李鑫点点头。
她坐上车,孩子们趴在车窗上,眼睛红红的。“老师,再见!”“老师,你要早点回来!”
李鑫朝他们挥手,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。大巴开动了,孩子们跟着车跑了很远,直到再也看不见。
回到京都后,李鑫把自己在山里的经历告诉了自己的朋友们。朋友们都很感动,纷纷表示想为陆口小学做点什么。李鑫和同学们一起发起了募捐,很快就筹集到了一笔钱。她把钱汇给了张校长,备注写着:“用于修理教室窗户,购买图书。”
不久后,李鑫收到了张校长寄来的包裹,里面是孩子们写的信和画的画。小雨在信里说:“老师,教室的窗户修好了,冬天不冷了。我每天都在好好学习,等你回来。”大娃子画了一幅画,上面是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师,身边围着一群孩子,在阳光下笑得很开心。
李鑫看着信和画,笑了。她知道,轮椅上的那朵山花,已经在山里开了。